一、规划出台背景
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85号)和《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共同构成了国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战略重点,也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窗口期。为科学指导我省服务业发展,省政府明确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为12个省重点规划之一,要求加快编制。2014年9月,省发展改革委委托省经济研究院启动规划研究,2016年初正式着手编制规划文本,在反复研究讨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征求各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单位意见,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评审会,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形成了《服务业规划(送审稿)》。省政府办公厅按规定程序办理后,2017年1月20日正式印发《服务业规划》。
二、编制总体考虑
规划编制中,注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把握和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将五个发展理念和“一大目标、五大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主要目标、发展定位和工程举措上,进一步提升规划宏观指导的方向性、引领性。
二是充分体现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坚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下认识和把握“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趋势,立足“十三五”是安徽服务业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奋力跨越期的阶段判断,把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战略重点,通过“服务创造价值、服务提升产业、服务改善生活”,增创新优势、培育新动能。
三是努力契合安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深入分析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切合安徽新阶段实际的发展目标定位,并进一步细化实化到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和重大工程。坚持以工程化举措推动,围绕九大工程设立9个任务和项目专栏,提出四个方面共11项政策保障,切实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注重做好与国家、省相关规划政策衔接。积极把握国家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精神,注重吸收《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2016-2025)》精髓要义。在主要目标、发展任务、政策措施上,充分对接全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以及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意见、电商安徽建设等政策文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规划主要内容
《服务业规划》共包括6大部分,2万5千多字。
(一)规划背景。包括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两个部分。围绕规模总量、产业结构、增长贡献、集聚效应、改革开放等方面,系统总结我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成绩,客观分析分析存在规模比重较小、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约束较多等问题。认真研判新常态、新形势,从需求升级拓展新空间、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新动能、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政策红利叠加带来新机遇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十三五”我省服务业发展环境,提出“十三五”是服务业黄金发展期、难得机遇期和奋力跨越期的阶段判断。
(二)关于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目标三个部分。指导思想,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重大战略部署,以市场化、专业化、品质化、国际化为方向,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产业集聚、跨界融合。结合我省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的目标定位。发展原则,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创新驱动、融合共享,重点突破、协调推进,龙头带动、集聚发展,开放合作、一体发展等五项原则。主要目标,提出“全面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发展优势”的总目标,进一步细化为总量规模稳步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竞争能力显著增强、集聚水平加快提升、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等5项具体目标。
(三)关于重点领域。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大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产业升级趋势和“十三五”发展目标,把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作为“十三五”重点领域。坚持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重中之重,以支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顺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节能环保服务、服务外包等10大领域,深化产业融合,推动专业化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协调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把握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重点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大产业,推动商贸流通、家庭服务、教育培训、房地产等行业加快升级,促进向便利化、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积极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顺应服务经济发展潮流,扎实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和管理理念创新,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四)关于空间布局。以国家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结合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形成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协调互动的“双核一带三区”空间格局。“双核”即合肥高端服务业发展核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发展核,是牵引带动“十三五”服务业加快发展、代表安徽服务高度的战略高地。其中,合肥高端服务业发展核,以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为契机,加速高端服务业和新兴业态集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名城和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发展核,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以黄山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以文化旅游服务为特色、高品质、国际化的服务业示范区。“一带”即皖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依托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进一步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支撑,促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集聚,建成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与先进制造业互促互补、集聚融合的重要发展轴带。“三区”即三大特色功能区域。两淮一蚌服务业引领转型区,结合淮南、淮北、蚌埠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特色,利用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契机,补齐服务业短板,建成全国重要的服务业引领产业接续替代、转型升级先行区;阜亳宿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区,发挥阜阳、亳州、宿州三市人口、农业资源和综合交通优势,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创新发展农村服务业,建成中原经济区服务“三农”为主的服务业新增长极;大别山特色服务业加快培育区,积极发展与红色革命和生态资源相关服务业态,建成以“红色+绿色”为特色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
(五)关于重大工程。围绕落实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要求,提出创新创业推进工程、集聚载体提升工程、涉农服务创新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项目提质提效工程、人力资源支撑工程、品牌标准升级工程、改革试点示范工程、开放平台创建工程等9项工程,每项工程均附专栏,明确主要工作抓手和重点建设项目。
(六)关于保障措施。从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政府服务、推进规划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实现公平开放市场准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等11条政策举措,加大政策协调和环境营造力度,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