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安徽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安徽省“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6-19 10:44:17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服务项目全面落实,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滚动实施43项民生工程,累计支出1.8万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76.9%提高到2015年的84%。从主要领域看:

       基本公共教育发展更加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均衡县比例分别达到93%和66.7%。学前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1%。普通高中发展成效显著,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基本劳动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27.9万人,就业形势稳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断健全,最低工资标准适时提高,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保障机制日趋完善。

       基本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增长。工伤保险实现事业单位(不含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参保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不断提高。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服务资源显著增加。县级医院、城市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供应、商业医保管理等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

       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救助惠及困难群体530多万人(次)。低保标准年均提高10%以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6.7张。城乡社区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5%。自然灾害应急体系基本建成,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惠民殡葬服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新型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基本建立。

       基本住房保障实现突破。保障性住房和城镇棚户区改造规模持续扩大,受益范围逐步拓展。五年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15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开工量和建成量均居全国前列,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含棚户区改造)达到22%。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推进,改造危房88.6万户,惠及310万农村住房困难群众。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显著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普遍建成市级“三馆一场”、县级“两馆一院”,试点建成30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49个省级中心村农民文化乐园,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8%。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稳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93.8%的城市和64.8%的县城,县级公共体育场覆盖率达到56.5%。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颁布实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基本建成残疾人基础信息数据库。残疾人财政预算资金总量和增幅均位居中西部省份前列。54万名城乡低保残疾人得到生活特别救助,100万名以上残疾人在社区得到康复服务。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收入水平和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和我省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基本公共服务在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上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统筹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二是医药卫生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三是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和人口结构呈现新变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扩张,质量要求更高;四是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同时,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也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一是投入水平偏低。2015年,基本公共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投入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居全国第20位;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为1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4位。二是发展不均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领域城乡服务差距较大;皖西、皖北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偏弱;城市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基础设施不足和利用不够并存。三是服务供给市场化不足。供给主体单一,社会资本进入较少,社会组织发展不足。服务项目存在盲区、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综合施策、统筹解决,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服务项目和基本标准,强化公共资源投入保障,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全省人民如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兜底保障。立足省情,充分发挥基本公共服务兜底作用,严格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共享。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增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强化公共财政保障和监督问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支持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并提供服务,形成扩大供给合力。

       ——统筹资源,促进均等。统筹运用公共资源,优化整合,科学布局,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薄弱环节、重点人群倾斜,促进城乡、区域、群体间均等享受和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制度,改革创新。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法制化。改革和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和供给体系,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效益和群众满意度。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努力,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广大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升,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大体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更加明确并实现动态调整,各领域建设类、管理类、服务类标准基本健全并有效实施。

       保障机制巩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基层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供给模式创新提效,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制度规范形成体系。各领域制度规范衔接配套、基本完备,服务提供和享有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基本公共服务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二)分领域目标。

       ——15年基础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布局更加合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劳动就业更加稳定充分。城乡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创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劳动关系协调和争议调处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全面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形成,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更加健全,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更加完善,失业、工伤保险逐步实现省级统筹。

       ——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福利实现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少于45张。优抚安置、防灾减灾、社区、地名、婚姻、殡葬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加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主要卫生资源和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32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更加优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改善。

       ——基本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和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力争完成105万套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和49.8万户贫困地区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切实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特色明显的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互联互通。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8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力争达到1.8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文化惠民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

       ——残疾人生活水平同步达到小康。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康复托养体系更加健全,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残疾人就业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收入不断增加。
 

第三章  基本公共教育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居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更大范围、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不断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
 

       第一节  重点任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民办学校就学。建立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进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基本实现县域内校际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优化教育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完善城乡对口交流支援制度,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健全学前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办园或合作办园。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健全幼儿园准入、督导和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幼儿教师、保育员的培养培训。普及科学保教方法,提高保教质量,加强保教监管。加快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学校布局,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促进适度规模发展和教育集团化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引导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率先从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求助供养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健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倡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重点建设一批示范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和示范实训基地,支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综合性职业教育集团,提升院校现代治理水平。引导更多优质生源接受职业教育。落实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完善学分认定和转换办法,拓宽学分认定转换渠道,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教育成果认定转换机制,促进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继续教育网络。整合资源,建立内容丰富、开放共享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继续教育网络园区、全民终身教育学习在线平台和安徽开放大学建设。大力促进家庭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数字化学习中心。
 

       第二节  保障工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实施城乡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前置审核制度,保障教育设施配套。加快城乡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完善薄弱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消除寄宿制住宿大通铺和县镇大班额现象。以贫困地区为重点,新建和改扩建校舍、运动场地、食堂、厕所、饮水等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实现学校设施设备全面达标。

       学前教育普及工程。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市区、县城每3万常住人口至少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积极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集体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学前学前教育服务,重点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和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新增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普通高中普及攻坚工程。支持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图书和教学仪器配备、教育教学设施更新与维护、体育运动场等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加大大别山片区和皖北地区投入力度。

       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重点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加强实习实训设施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建成80所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20所示范(骨干)高职高专院校、500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和开放共享型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0个省级“名师工作坊”等。支持中职院校改善实习实训设施。支持皖北和皖西地区建好职业教育园区。

       乡村教师攻坚计划。继续实施年均3000名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完成全省乡村教师轮训,其中省级培训乡村骨干教师1.8万人。定向培养“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建立健全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面实施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制度。鼓励城镇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平台、教育资源平台“三通两平台”建设,基本实现网络教学全覆盖。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在线课堂建设,实现教学点全覆盖。
 

第四章  基本劳动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健全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均等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第一节  重点任务

       完善就业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与介绍、就业与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深入实施青年创业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农民工服务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推动皖江示范区与皖北地区劳务对接。加快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服务。按照合理标准配置工作人员,加快建设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工作人员队伍。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开业指导、融资对接、跟踪扶持等服务。建立健全衔接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创业培训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落实降低企业负担的税费政策。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提高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人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增强已建基地创业孵化能力。落实高校毕业生和创业引领计划,建设一批青年创业园。大力扶持网络创业。建设创业服务云平台,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开放共享。健全创业辅导制度,建立健全创业项目库和专家志愿团。开展创业大赛等交流活动。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免费或补贴性职业培训行动。推广“工学一体”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健全职业培训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对象、培训过程、培训质量、资金使用的全面监管,打通工程技术类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促进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权益保护。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对中小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管。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提高集体劳动合同质量。健全工资水平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和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推进调解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健全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加强对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承揽、劳务外包用工的监管。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做好失业预防与调控。加强就业预警监测,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定期发布职业薪酬信息和重点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实行失业人口常住地登记制,推动外来劳动者与本地户籍就业困难人员同等享受就业援助服务。鼓励企业承担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规范企业规模裁员行为。
 

       第二节  保障工程

       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在省、市两级建立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支持合肥都市圈、皖江示范区、皖北地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继续推进县(含)以下一站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与当地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到2020年,实现县、乡(镇)、村(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全覆盖。在省内农民工输出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20个农民工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社保转移接续和劳动维权等服务。

       技工大省建设工程。建设10家省级示范性技师学院、3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职业培训网络大学,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网络培训和在线教育。实施万名技师培养计划。实施新技工系统培养计划,学制教育规模达15万人。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的县(区)至少建有1个公共实训基地。

       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实施创客逐梦、创业领航、创业筑巢、融资畅通、青年创业、高端人才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等八大工程。打造创业创新两大服务平台。

       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省市县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就业创业信息统一发布和监测。推进人才档案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以“12333”电话咨询为重点,配备必要的服务场地和设施设备,健全咨询服务队伍和服务机制,为社会公众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新型公开、在线受理和投诉举报等服务。
 

第五章  基本社会保险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提高统筹层次,适时调整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城乡一体、供给多元、便捷高效安全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第一节  重点任务

       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制度。健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参保缴费激励机制,提高收付透明度,推动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政策,探索推进门诊费用统筹。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管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制定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三年规划,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逐步将个人缴费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挂钩。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继续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推动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推动社会保险关系顺畅接续。加强社会保险关系转续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险省内异地经办各项政策,规范社会保险异地经办的结算标准。建立标准统一、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简化转续流程,推行网上认证、网上办理转续。加强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内异地和省外转诊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做好城镇职工医保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加强长三角地区社保经办合作,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沟通机制,推进工伤康复资源共享。
 

       第二节  保障工程

       社会保险全民参保工程。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实现全省联网和动态更新,推动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保,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社会保险信息化工程。实施金保工程二期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全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库,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业务系统向省级集中。建设部门和省级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各业务和各类服务渠道的统一接入、有序整合和统筹调度,推动电话(社会保险信息化工程。实施金保工程二期建设,构建统一规范的全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源库,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相关业务系统向省级集中。建设部门和省级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支持各业务和各类服务渠道的统一接入、有序整合和统筹调度,推动电话(12333)、网站、移动应用、短信、自助服务一体机等多种渠道的协同应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强化信息服务安全。加强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和社区信息平台建设。

       社会保障卡工程。全面发行和应用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快服务终端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加载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社会救助等更多功能,支持社保卡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应用,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建立社会保障卡便民服务体系、规范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章  基本医疗卫生
 

       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要求,实施健康安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和人均预期寿命。
 

       第一节  重点任务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方针,落实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联防联控,提高对传染病、慢性病、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能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健全血站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身心健康教育和自我健康管理,从源头控制疾病发生率。加强院前急救宣传和培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继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快农村改厕,推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5%。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依据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等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基层医改,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医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重点专科建设。健全儿科、全科、精神科、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等紧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实施健康扶贫行动,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医疗供给和保障能力。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管理。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开展生育登记服务。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管理。健全母婴安全服务体系,建立区域妇幼医联体,降低母婴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扩大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项目检查覆盖范围。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将流动人口纳入城镇计生服务范围。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支持体系,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活动。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法规制度,提高安全标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监督检查频次,扩大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改善监管执法装备,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健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审评、认证检查、风险预警交流、信息化等专业技术体系。加强药物临床试验全过程监管。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创建和“规范药房(库)”建设。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按照独立法人治理模式改革审评机构,推行药品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力度,完善网络销售食品药品监管。
 

       第二节  保障工程

       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医疗救治中心(安徽)、安徽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安徽省国家突发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血站、卫生计生监督能力。提高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疑难病症防治能力。支持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等薄弱领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省、市(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部分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机构业务用房建设。支持县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和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实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项目。

       全省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支持国家和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建设。依托省属医院重点加强50个左右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在县级区域依据常住人口数,办好1个县办综合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类医院(含中医、中西医结合等),每个乡镇(街道)办好1所标准化建设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办好1个村卫生室。支持集中连片重点贫困县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中医药振兴工程。加强中医医疗服务机构、临床科研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建成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基地)、15个左右国家和省级专科诊疗中心。推进省级及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建设,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区(基地)。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十三五”行动计划,建设1000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加强“南新安、北华佗”等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住院医师、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中医药等人才储备与培养,开展临床住院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实施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政策,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完善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对口支援农村制度。开展江淮名医、乡镇优秀骨干医师、青年领军人才人才选拔工程。

       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工程。推动卫生计生两网融合,统筹建立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健康咨询、检查检验报告查询等服务,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加快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会诊平台。完善县级医院电子病历等信息系统功能,加强县级医院与对口三级医院、县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远程诊疗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加快推进医院管理信息化,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启动居民健康卡试点建设。

       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保障工程,大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全省2/3机构达到标准化,提升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加强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产科、儿科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产前诊断与人类辅助生殖、产科质量控制中心,强化质量控制,确保母婴安全。落实婚前保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强化出生缺陷干预;加强再生育技术保障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程。在市、县大型批发市场(含农贸市场)建设食品快速检测室,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建立食品检验室。加强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支持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申报国家进口药品口岸所,推进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工作,建立食品药品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实施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管,落实“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制度。开展规范药房(库)创建,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创建率达100%。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实施药品智慧监管,推动省级医药集中采购信息平台建设。
 

第七章  基本社会服务
 

       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相应的物质和服务等兜底帮扶,重点保障特定人群和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权与平等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第一节  重点任务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对象认定办法,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对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开发脱贫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合理确定救助供养标准,适度提高救助供养水平。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健全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拓宽长期滞留人员安置渠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进社会救助资金资源统筹,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

       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构建面向全民的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完善亲属抚养、家庭寄养、机构养育、依法收养等相结合的孤儿养育机制。保障孤儿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儿童被收养前寻亲公告程序,建立收养能力评估制度。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建立和完善公民婚姻信息数据库,探索开展异地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

       改善优抚安置服务。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实现“普惠+优待”的保障模式,提升对复员退伍军人、军休人员的优抚安置和服务保障能力。将优抚安置对象优先纳入社区、养老、医疗卫生等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优抚安置对象社会化服务平台。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完善退役士兵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争创双拥模范城(县)、模范单位和个人活动,进一步完善双拥政策体系。

       提升防灾减灾服务。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综合减灾救灾与风险管理评估信息平台等服务设施建设。组织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和防灾减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训,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全省自然灾害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明显下降。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政府托底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城乡特困人员政府托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福利院、光荣院等托底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推进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善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构建省市县三级养老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共享。

       深化殡葬服务改革。加强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城乡生活困难家庭殡葬基本公共救助,逐步扩大惠民殡葬覆盖面。大力推广节地生态殡葬。加快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全覆盖。到2017年,“五保户”免费享有基本殡葬服务;到2020年,全省所有城乡居民逐步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保障工程

       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业,新建养老床位10万张,改造床位10万张。建设3个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10个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园区)、100个医养结合示范项目、300个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90%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逐步实现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推进无障碍通道、老年人专用服务设施、旧楼加建电梯建设,以及适老化路牌标识、适老化照明改造,推广应用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

       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工程。重点在孤儿较多、需求较大的县新建和改扩建儿童福利机构,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建设“社区儿童之家”,提高基层儿童福利服务水平。依托现有社会福利设施资源,试点建设县级未成年人保护设施。每个市新建或改扩建精神病福利机构1所,其中新建机构床位数不低于300张,改扩建机构不低于200张,全省合计建设床位数5000张。

       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程。支持各地开展减灾救灾信息化建设。建设4个市级和22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并视情在多灾易灾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设置救灾物资储备室。中心城市和灾害多发地区的县城,建设一定规模的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农村灾害易发地区新建或改扩建乡村应急避难场所。以灾难多发地区为重点,创建200个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3—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

       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维修改造国家级、省级重点烈士陵园,升级改造市县级烈士陵园(墓园),打造3—5个国家级重点烈士陵园、每个设区市打造1个省级重点烈士陵园,确保各县有1个县级以上烈士陵园。新建3—5所市级优抚医院、荣誉军人休养中心或优抚对象康复疗养服务中心。实施重点优抚对象危房改造项目。每年支持1—2个重点军休所改造。在全面建设好国家确立的9个重点军供站的基础上,力争建成2—3个样板军供站。

       城乡殡葬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改扩建或迁建36个县级殡仪馆和4个市级殡仪馆。殡仪馆全部加装尾气处理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新建105个县级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堂),改扩建700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含骨灰堂)。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法律援助综合服务平台和便民窗口、法律服务中心(站、工作室)、“12348”法律服务热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加强基层普法阵地、人民调解组织、司法鉴定机构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工程。贯彻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农村留守人员社会保护计划、城镇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计划、特殊群体社会关爱计划。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矫正、戒毒康复等领域为特殊困难对象开展心理疏导、精神抚慰、关系调适、危机干预、行为矫治、资源链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第八章  基本住房保障
 

       完善政府保障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创新基本住房保障和供给方式,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更好地保障住有所居。
 

       第一节  重点任务

       加快棚户区住房改造。有序推进包括重点建制镇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以及城中村、城市危房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通过政府组织居民购买商品房、货币补偿等多种方式实施棚改安置,提高安置效率。推动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提升棚改综合效益。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合理确定补助对象和标准,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精准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危房改造,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落实建设基本要求,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

       开展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对城市老旧小区开展水电气改造、地下管网疏通翻新、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提升等整治改造,稳步推进建筑节能、“适老化”等提升型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270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逐步加大租赁补贴力度。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公租房准入条件的,逐步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强化保障性住房管理,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收入(财产)和住房情况动态监管机制,完善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准入退出机制,提升公租房运营保障能力。建立省级住房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与全国住房保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第二节  保障政策

       财政政策。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中央补助资金。省财政通过公共预算、政府债券等多个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市、县级政府通过公共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地方政府债券等多渠道安排资金。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提供保障性住房服务。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比例不低于10%。

       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等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发放棚户区住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中长期贷款,开发适合住房租赁业务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加大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棚改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适合住房租赁业务发展需要的信贷产品。

       土地政策。强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保障力度,各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根据建设需要单独列出,做到应保尽保。省里对列入棚户区改造年度计划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提前预安排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占用省下达地方的其他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具备净地出让条件的储备土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

       税费政策。严格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涉及建设项目的经营性服务收费减半收取。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棚改安置住房税收优惠政策。电力、通讯、市政公用事业等企业要对棚户区改造给予支持,适当减免入网、管网增容等经营性收费。

       价格政策。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以及建设成本等因素,合理制定、调整保障性住房价格和租金标准。
 

第九章  基本公共文化体育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指导标准,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不断增强文化体育惠民供给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第一节  重点任务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按照城乡人口发展与分布,合理规划建设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结合扶贫攻坚战略,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扶设施、扶人才、扶活动、扶产业和加强组织保障“四扶一加强”行动计划。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支持全省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实施科普为民惠民行动,深化“三馆一院联盟”、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演展和科学普及活动,推动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引导广场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优化广播影视服务。灵活运用地面无线、直播卫星和有线网络等方式,推动广播电视由粗放式覆盖向精细化入户服务升级,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清晰接受升级,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全覆盖、户户通。统筹县级及以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建设改造,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接收设备配备工作,支持建设农村广播电视维修服务网点。进一步改善农村电影放映条件。努力增加贴近基层群众需要的服务性广播电视栏目节目。加强应急广播平台传输网络(终端)建设,形成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

       加强新闻出版服务。推动全民阅读,加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阅读权益保障。加快推进数字阅读,实现全民阅读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加强数字农家书屋和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完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不断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加强“三农”出版物出版发行。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和中小城市出版发行网点。扶持发展实体书店,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省所有乡镇。鼓励和支持公办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发展专业阅读推广机构并提供公益阅读服务。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支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支持建设一批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推进智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促进文物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举办流动展览、数字精品展览等。加强古籍保护与利用。积极传承与推广安徽地方传统戏曲舞蹈艺术。

       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贯彻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国民体质监测,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行科学健身指导。统筹城乡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体育机构和服务向村、社区延伸。鼓励利用城市和农村空闲土地建设移动体育场馆、多功能运动场,促进与学校共建公共体育场馆。引导公益性体育设施设备优先向住宅区配置。健全公共体育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推动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健康安徽”活动,推广广播体操,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运动等。
 

       第二节  保障工程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工程。建成省规划馆、省美术馆、省科技馆、安徽百戏城等重大文化艺术项目,建设省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省文化馆新馆、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省级重大文化艺术场馆。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促进市级三馆、县级两馆提档升级,规划建设市级剧院、县级剧场。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到2020年,省、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一级评估标准,县级达到部颁二级以上评估标准,全省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普遍建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县级文化馆配备1辆流动文化车,为村文化活动室购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备。

       文化传播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双向改造,实现全省城区双向网覆盖率100%,农村双向网覆盖率60%以上。加强广播电视和视听新媒体监管平台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提质工程、城镇数字影院建设等惠民工程。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建设一批青少年阅读体验中心、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机关与企业阅读中心、公共读物投放点和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逐步推广儿童阅读书包和市民阅读发放计划。建设城乡阅报栏(屏),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公共阅读设施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加强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按照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力争含山凌家滩、凤阳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积极申报双墩—禹会村、繁昌窑等大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启动实施10处省大遗址保护建设。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每年完成40处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任务。实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当代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建设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承中心、6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10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1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推进完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省级新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推动50%以上市、县(市、区)建成“五个一”。市级“五个一”,即1个中型体育馆、1个中型体育场、1个中小型游泳馆、1个综合型多功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体育公园;县(市、区)“五个一”,即1个小型体育馆、1个小型体育场、1个标准游泳设施、1个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体育公园。其中:100%建成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00%建成公共体育场。50%以上的乡镇和街道建成“三个一”,即1个小型室内健身中心(1000平方米以上)、1个全民健身广场(2000平方米以上)、1个多功能球类运动场或笼式足球场。按照《安徽省足球场地建设规划》建设足球场地,加强冰雪运动设施、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平台等建设。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公园绿地、闲置厂房、校舍操场、社区空置场所等,拓展公共体育设施场所。到2020年,10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
 

第十章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托养,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第一节  重点任务

       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做好重度残疾人就医费用结算服务。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优先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住房,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存量危房改造。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支出费用优惠和补贴政策,制定实施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

       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落实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优先享受

上一篇:“十三五”安徽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下一篇:安徽省“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