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国内外船舶市场低迷态势下,我市造船企业自我加压,转变经营观念,不断加大设备投入,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水平,瞄准新能源船舶、标准化船型发展趋势,走转型发展新路径,在“差别化竞争”、“错位发展”中找市场、寻商机,全市船舶工业保持平稳发展良好态势。上半年,我市船舶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造船完工量、主营收入、实现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同期增长,整体效益好于同期。全市37家修造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93%;造船完工量530733载重吨,同比增加192347载重吨;出口船舶订单总额4.90亿美元,同比增加0.65亿美元。全市造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4.30亿元,同比增长27.43%,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期持平,同比减亏74.41%。
在船舶行业整体下行压力下,我市船舶制造企业不等不靠,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创新发展的路子,独辟蹊径、抢占先机、赢得市场。新联船厂首创建造的64.8米海工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顺利下水交付使用;江东船厂为英国格雷格公司建造的35000吨级海运贷轮成功交付;宏柯船厂研发制造的全省首个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填补了省内船舶环保产品空白,产品被国内众多厂家使用;宏强公司年产6万台(套)船舶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企业,出口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区和国家。上半年,我市船舶制造订单效益较好的有新联、皖南、顺风、新远、蓝海、建海等10多家企业。潜水装备厂、协普公司、长江泵业等船舶配套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发展空间,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