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十大工程”以来,滁州经开区作为“家电制造基地”牵头责任单位,结合全市家电产业发展实际,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和产业链体系完善,快速推进家电制造基地建设。
立足产业基础 发挥产业优势
家电产业是全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滁州经开区立足家电产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一是产业集群效应凸显,配套完善。仅滁州经开区拥有家电及配套企业300余户,各类整机产能达2800万台(套),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已经形成了以智能节能家电产品制造为核心,集研发、检测、认证、品牌运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聚集了博世西门子、康佳、扬子、东菱、申花、金帅、富达、韩上、家家爱等主机龙头企业,以及立讯精密、长电科技、同达电子、新康达金属制品、荣康注塑、鲲鹏模具、爱力特装备、信盟机电等一批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成熟,环境优越。成功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优质家电生产示范区。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基地、安徽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落户滁州经开区。经开区专门出台了鼓励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对企业获得专利、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创新平台,研发费用、品牌创新等给予奖励和补助。
三是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康佳电子围绕“百亿安康”发展规划,在已有12条平板电视生产线的基础上,先后建成9条模组线,已形成整机产能800万台、模组屏产能400万片的生产能力。博西华新基地新增130万台高档冰箱,向百亿目标迈进。
同时,一批家电主机加配套企业纷纷上马转型升级、提产扩能项目,爱力特家电成套装备公司开展物联网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应用研究;鲲鹏模具建设鲲鹏研究院。
深入分析谋划 明晰发展思路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要求,加快推进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把滁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
作为全市家电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和产业发展火车头,滁州经开区起草了家电制造基地建设方案,按照“强化工程引领、推进系统配套、建设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特色”的总体要求,以现有家电信息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家电产业链条,以招大引强、育优培强为主要途径,主攻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提升滁州家电信息产业规模。该方案提出三大目标:一是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到2017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市经开区超过300亿元。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在销售收入中比重达到1%,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65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70家;中国驰名商标、安徽著名商标15件。三是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到2020年,百亿元企业2户以上,10亿元企业22户(市经开区15户),规上企业达到240家(市经开区100家)。
落实方案部署 积极务实推进
坚持统筹谋划,加快前期工作。开展用地规划对接、土地现状摸底、征地拆迁和场地平整工作;根据项目入驻需要,适时启动必要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强化水、电、气、场地等要素保障。
坚持招大引强,扩大有效投入。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缺失及薄弱环节,主动外出对接。促进龙头企业新上二期、三期及技改项目,扩大产能。“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动博世、康佳、东菱、立讯等加大投资,建设产业园区。
坚持帮办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坚持领导联系帮办项目制度,实行高效率、保姆式服务。推动总投资12亿元的博西家电二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东菱凯琴小家电二期项目、5亿元的新盛诺光电二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康佳电商项目年内完成项目选址和规划,启动电子商务产业园首期约100亩用地的征地拆迁、道路及场地平整等工作;推进科隆家电、同达电子等重大续建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
坚持育优培强,做强骨干企业。加大对家电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按照“十百千”工程部署,推动康佳电子、博西华、康佳同创、扬子空调、长电科技2015年分别达到100亿元、60亿元、27.5亿元、23亿元、13.5亿元,到2020年分别达到150亿元、120亿元、45亿元、50亿元、30亿元。坂田电气、金帅电器、韩上电器、盛诺电子、立讯电子、富达电子、家家爱电器等重点企业争取五年内产值达到10亿元。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实施技术创新“五个一工程”,即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打造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标准,全面提高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坚持品牌优先,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争创各类自主品牌,增强家电企业在标准领域的影响力。推动康佳电子、博西华新家电、鲲鹏模具等一批家电、模具企业将自主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