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安徽省分布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长江干线、淮河干流航道横贯全省,联通东西,省内主要城市和矿产资源沿江沿河分布,航道资源十分丰富,具备优良的开发条件。
200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会同原交通部批复了《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提出以四级及以上航道为主体,由“两干三支”水运主通道(长江、淮河、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和“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涡河、浍河、兆河-西河、青弋江、新安江)共同形成的全省内河航道骨架体系,以及以安庆港、芜湖港、马鞍山港、合肥港、蚌埠港等5个内河主要港口,12个地区性港口为依托的全省港口体系。
(二)发展成绩。
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长江干线、淮河干流、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等船闸改扩建、航道整治重点项目陆续完工或加快建设,全省“两干三支”高等级航道主骨架基本形成,“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建设加快推进,航道总里程达6612公里,通航里程达5729公里。同时,全省主要港口和部分地区重要港口也陆续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全省生产性码头泊位达932个,其中千吨级及以上泊位超过463个,年吞吐能力4.8亿吨、119万TEU。
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有力带动了水路运输蓬勃发展,至2017年底,全省港口吞吐总量达5.1亿吨,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10%,集装箱吞吐量由11.2万TEU增长至138.4万TEU,年均增长23%,营运船舶总运力年均增长9%,船舶平均吨位由424吨增至1814吨,内河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快速提升。
依托水运优势,以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依托,沿长江干线、合裕线等高等级航道沿线集聚了全省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传统主导产业,以及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水运承担了相关大宗原材料、大型制造设备、内外贸集装箱水路运输,成为全省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支撑。
(三)存在问题。
1. 航道畅通水平有待提升。除长江干线、淮河干流、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外,目前省内其他重要航道普遍开发不足,部分重要城镇、工矿基地未有效沟通,航道通达性仍需要加强。另外,部分航道还存在待闸滞航现象,沙颍河航道贯通仅一年船闸便处于堵航状态,随着水运需求快速增长,航道通畅水平亟待加快提升。
2. 航道等级结构有待优化。目前,全省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仅占22%,约70%的航道为六级及以下航道,难以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影响航运效益的有效发挥。
3. 航道资源保护有待加强。随着全省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桥梁、闸坝等临河、跨河建筑物日益增加,航道资源保护任务艰巨,迫切需要从规划标准、管理措施等方面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手段。
二、目标定位
(一)形势需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加快推进,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日益迫切。安徽省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主要产业和城市沿江布局特点十分突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全省加快实施“一圈一带三区”等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沿江沿河产业带,提升城镇化水平,并依托黄金水道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快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高标准贯通的内河高等级航道,与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和其他运输方式实现有效衔接,带动江海联运、干支联运、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方式加快发展,有效提升水运比较优势,增强对外开放优势。同时,加快实施新一轮治淮工程和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促进水运发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总体要求,预测2020年、2030年全省内河货运总量将达7.2亿吨、9.5亿吨,2017—2020年、2020—2030年年均增速分别为6.3%、2.8%。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未来全省煤炭、矿石、矿建、水泥、钢铁等大宗物质运输仍将持续旺盛,集装箱等新兴货类运输将迅速增长,预测2020年、2030年集装箱运量分别为200万TEU、450万TEU。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徽省涉水旅游景点、景区资源将加快开发,未来旅游客运将呈上升的趋势,预测2020年安徽省内河客运量250万人,其中旅游客运235万人,新安江旅游客运110万人次;2030年安徽省内河客运量400万人,其中旅游客运385万人,新安江客运量180万人。
(二)功能定位。
为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突出航道资源开发和保护重点,推动全省内河航道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功能,带动内河港口和运输船舶全面发展,将全省内河航道划分为干线航道和其他航道2个层次。
安徽省干线航道是省内河航道体系的骨干,由国家高等级航道和省内其他三、四级航道组成,连接省内外主要经济腹地,沟通长江干线、长三角高等级航道,是内河水运发挥比较优势、衔接其他运输方式、促进沿江沿河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具有以下功能:
1. 连接省内主要经济区,沟通长江沿线和长三角地区,促进跨区域经济合作和城市群交流。皖北、江淮、沿江、皖南等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具特点,经济互补性强,干线航道将其连接贯通,进一步促进区域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省加快融入长三角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依托长江、淮河等高等级航道,必将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2. 沟通省内具有较好通航条件的市、县和工矿基地,引导促进沿江沿河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具备较好梯级渠化、通航用水等发展条件的干线航道将有效沟通省内矿产基地,为煤炭、矿山资源的开发、加工、外运以及沿江沿河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更加便利、经济的运输保障。有效沟通省内地级和县级市,为市域、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同时,干线航道也日趋成为引导沿江沿河产业聚集及工业园区布局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全省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3. 以承担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不断提升水运规模化运输服务能力。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干线航道网络,不仅可进一步发挥内河水运在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长距离运输中的规模化运输优势,而且可便捷、高标准连通省内外主要集装箱港口,适应全省内外贸集装箱对外运输快速增长需求,扩大延伸水运服务范围,提升水运规模水平和服务能力。
4. 增加深水港口岸线资源,促进干线与支流港口岸线的合理开发。长江干线的深水岸线资源日趋紧张,通过规划建设部分支流干线航道,将可形成一批新的1000吨级以上深水港口岸线资源,开辟港口发展的新空间,有利于长江深水岸线集中用于3000吨、5000吨甚至万吨级大型泊位建设,实现长江干线和支流航道港口岸线合理开发、优化功能布局。
(三)规划目标。
1. 总体目标。
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和内河水运发展的新要求,有序开发内河水运资源,以干线航道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扩能、沟通、联网,逐步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畅通高效”的航道体系,有效连接省内主要城市、工矿基地,实现江淮水系直接沟通,与长江干线、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和其他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同时,以干线航道为依托,因地制宜推进水上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培育和发展水上休闲旅游观光精品航线。全省水运客货运服务能力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2. 阶段目标。
2018—2020年是安徽省干线航道建设的攻坚期。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基本形成全省干线航道网络框架,实现“骨架初步形成、瓶颈基本消除、等级明显提升、江淮水系沟通”。
——骨架初步形成。长江、淮河干流航道以及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等航道全面达到规划标准;部分纳入干线航道网且具有重要通道作用的支流航道实现复航或常年通航。
——瓶颈基本消除。运输需求较大的干线航道的通航条件显著改善,船闸等通航建筑物能力充足,因航道瓶颈或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所形成的长时间待闸、滞航现象基本消除。
——等级明显提升。干线航道里程达到1800公里,全省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200公里。
——江淮水系沟通。依托引江济淮工程,完成江淮运河分水岭段航道和船闸建设,初步实现干线航道江淮沟通,与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共同构成纵穿江淮,直通长三角其他地区的水运大通道。
2021—2030年是安徽省干线航道全面提升通航条件阶段。适应经济社会和内河水运现代化要求,全面建成干线航道网,实现“等级全面提升、船闸能力充裕、网络内通外联、运行管理高效”。
——等级全面提升。干线航道里程达到3200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三级及以上航道占全省航道总里程比重分别达到50%、25%。
——船闸能力充裕。运输繁忙的干线航道的沿线枢纽要建成两线以上船闸,达到或超过航道规划标准,船闸通航能力充裕。
——网络内通外联。干线航道有效沟通省内主要城市、矿产基地,实现长江、淮河水系航道直接沟通,与长江干线、长三角其他地区及其它相邻省市内河航道高效对接。
——运行管理高效。航道管理运行基本实现信息化,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船舶提供畅通高效的通航环境,为船舶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原则及布局
(一)布局原则。
1. 绿色发展、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环境保护、航运发展需求、河道自然条件、水利综合治理要求,突出水运优势和重点区域,统筹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航道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2. 有效保护、合理开发。依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接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等发展要求,注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内河水运资源,体现规划的超前性。
3. 适应经济、完善布局。适应全省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沿江沿河产业布局、以及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适当扩大干线航道覆盖范围。加强与长江干线、长三角航道网对接,形成通江达海、连通周边省市、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航道网络。
4.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长江、淮河、新安江各流域航道发展条件与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确定干线航道功能和布局方案。
(二)规划方案。
以横贯全省的长江干线、淮河干流,纵穿南北的沙颍河-江淮运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为核心,以其他三、四级航道为延伸,形成通达省内主要城市群,沟通沿江沿河的主要产业园区和工矿基地,连接长江沿线及沿海地区的“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全省干线航道,共规划航道里程约3200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约占60%、四级航道约占40%。同时,为加强与长江干线、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对接,实施阶段应尽可能做到“两个兼顾”,即天然和渠化河流应适当增加设计水深,兼顾航行于限制性航道的运输船舶吃水要求;规划四级航道上的船闸等永久性建筑物应适当提高标准、满足1000吨级货船通行要求。
四、实施安排及效果展望
(一)分期实施安排。
2018—2020年,基本建成沙颍河-江淮运河(入淮河口至忠庙)-合裕线-芜申运河、长江、淮河等“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并按照“自下而上,先通后畅”的原则,全面推进其他干线航道建设,重点实施航道整治、船闸建设和桥梁改造工程,考虑到部分航道桥梁改造任务繁重,可优先改造净高5米以下桥梁,使大部分干线基本贯通或初步达到规划标准,干线航道里程达到1800公里。
2021—2030年是安徽省干线航道全面建成和进一步提升扩能的阶段。按照规划标准全面建设各条干线航道,系统实施船闸扩能工程,在引江济淮工程基础上全面完成配套通航设施建设,并完成前一阶段暂缓实施的桥梁改造工程。
(二)投资测算。
初步测算,全省干线航道的建设共需投资620亿元(不含长江干线),其中2018—2020年投资210亿元,主要包括江淮运河投资约100亿元,其他干线航道投资约110亿元。2021—2030年投资410亿元,投资规模较2018—2020年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2018—2020年期间建设的1800公里航道中,大部分的复线船闸建设、5米以上碍航桥梁改造等资金需求较大工程推延至该阶段实施,如沙颍河、江淮运河、涡河、浍河、新汴河、池河、滁河、青山河、姑溪河、漳河、青通河、白塔河等。
(三)效果展望。
1. 将全面建成结构合理、布局优化、畅通高效的干线航道网,为构建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干线航道建成以后,四级及以上航道将达3200公里,占全省航道总里程比例由现状21.6%增长至50%,航道等级大幅提升,结构更加合理。同时,主要航道通航瓶颈明显改善,干线航道通达全省全部地级城市及70%以上县(市、区),江淮流域间、省内省际间实现了高效沟通,水路运输更加经济便捷。
2. 将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规划实施以后,将吸引更多大宗散货、集装箱货将通过水路进行长距离直达运输。同时,水运与铁路、公路、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实现有机衔接,共同形成横贯东西、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全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发展多式联运、现代物流创造良好条件。
3. 为沿江沿淮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干线航道将连接全省各类开发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60亿元,极大地增强了沿江沿河产业带和城市群的承载力、竞争力。
4. 将进一步发挥水运“绿色”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能耗约73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万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搞好资金筹措,是保证干线航道规划实施的关键。内河航道是公益性基础设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第四条规定,建设资金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结合我省实际,充分发挥省港航集团及各市交通投融资平台的功能,以及开发性金融支撑作用,多渠道筹集全省干线航道建设资金。
(二)强化航道资源保护。依法严格航道资源保护。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格跨河、临河、拦河建筑物通航论证和审批,确保不出现新的碍航断航现象。加强船闸扩建线位控制。及时做好大型船闸的控制性规划,为船闸改扩建留有余地。
(三)加强相关衔接协调。继续深化交通、水利协作,全面加强规划、项目、运行调度等衔接协调,共同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内河水运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省际协调,使跨省航道早日贯通、尽早发挥效益。
(四)加强航道管理服务。编制主要航道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和重点,推进建设顺利实施。编制完善相关支持保障专项规划,保障内河航道畅通、高效运行。着力推进船闸联网调度、数字航道建设,提高水运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