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安徽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关于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5-08-05 16:56:50

关于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的报告

 

 

       一、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7月份,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我委组织开展了《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了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了意见,向省人大作了专题汇报,委托省经济研究院独立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在此之前,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皖政〔2011〕17号)要求,我委还分别于2011年、2012年对《纲要》的年度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送审稿)》。12月1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该评估报告;12月20日,受省政府党组委托,我委向省委常委会作了汇报。经过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报告。

      二、《纲要》实施中期情况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省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奋力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着力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纲要》实施中期情况总体良好。

     (一)多数主要指标达到序时进度

     《纲要》主要目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共36项指标。其中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各18项。预期性指标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15项指标完成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等3项指标未完成序时进度。约束性指标中,17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只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项指标未完成序时进度。

       经济增长方面,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5%、12.1%、10.9%,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7.6%、14.9%、10.8%,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7.8%、24.2%、21.6%,均较好完成规划目标序时进度。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增速均有所回落,但实现规划目标仍有较大把握。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3.3亿美元,提前完成《纲要》390亿美元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543.7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64.3%,有望实现翻一番以上的规划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013年上半年仅增长13.6%;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低于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

      科技教育方面,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0.8%,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6%,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4%,年均提高0.14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61.3%。上述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划序时进度,实现规划目标有较大把握。

      资源环境方面,2012年,全省耕地保有量已超过《纲要》确定的规划目标16.7万公顷。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4.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11%,均较好地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5.03%、3.47%、5.25%,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部超额完成国家年度减排任务。随着“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森林蓄积量达到2.17亿立方米,年均增加0.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约0.4个百分点,均有望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城乡居民收入方面,2011年和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7.8%、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9%、14.9%。2013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从全年看,可以完成10%的年均目标。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024元、7161元,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66.6%和67.6%,完成进度较好。

    (二)扩大内需成效逐渐显现

专栏一 “861”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新开工

项目

江汽纳威司达发动机、合肥大久保挖掘机减速机、芜湖东旭平板显示玻璃基板、宿州智慧云计算、奇瑞重型机械、宣城大型数控龙门铣床、马鞍山亚重高端装备、铜陵有色铜矿采选综合利用、亳州修正药业、安庆石化8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及油库、淮南田集电厂二期、滁州浩德太阳能电池、宿松华港风力发电、宿州星光(皖北)文化影视基地、池州国耀长江国际艺术文化城、蚌埠大明文化产业园、铜陵临港物流中心、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宁国青龙湾旅游综合开发、青弋江分洪道、阜阳颍河综合治理、淮干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淮水北调工程、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北沿江高速滁马段、芜湖火车站站区枢纽工程、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和郑徐客专安徽段等。

竣工项目

合肥神剑科技二期、马鞍山圆融光电LED一期、池州科创电子园、芜湖铁路道岔及配件、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安庆华茂高档色织面料、庐江罗河铁矿、铜陵六国化工合成氨尿素、芜湖新亚特特种电缆、滁州银鹭食品饮料、谢桥煤矿安全改建、六安金领欢乐世界、广德笄山竹海旅游综合开发、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交易中心、来安金太阳建材物流基地、淮矿芜湖港煤储中心、泗许高速淮北段和合蚌客运专线等。

     “861”行动计划深入实施。依据新内涵重新制定项目分类标准和准入条件,不断增强项目协调调度能力,完善“861”信息平台,推动项目管理全程数字化建设,“861”项目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2012年,全省“861”项目完成投资6698.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41.1%,是2010年的1.2倍多。其中,八大产业完成投资4932.6亿元,六大基础工程完成投资1765.9亿元,分别为年度计划的142.8%、136.5%。2013年上半年,全省“861”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07.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6%。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推动投资向实体经济领域倾斜,加快传统技术改造投资,加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2012年,服务业投资增长32.5%。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完成制造业投资6073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0.3%。装备制造、食品药品、材料及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占制造业投资的74%;省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支持项目涉及投资近500亿,京东方等一批牵动性强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建成达产。民间投资持续活跃,2012年为9016.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9.9%,2013年上半年完成投资546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4%。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刺激消费政策,圆满完成家电、农机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消费热点培育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2012年,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超过城镇0.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由2010年的5.2:1缩小至4.6:1。汽车、住房装修、文化娱乐等拉动消费增长明显。限额以上居住、交通和文化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9%,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7个百分点。

    (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

      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强。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发展策略,出台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工业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5%以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2%,增幅分别比全国、中部高6.2个和4.9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增长14.5%,居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2012年,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为4969.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5.8%。其中,新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增加值增幅均在20%以上。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至2013年上半年,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73%、78%,比2010年分别高15个和11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实施“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的34条政策措施,推进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评价考核和政策支撑体系,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7%,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实现10年来的首次回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9%,比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2013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2758.3亿元,增长9.3%。“十二五”前两年,金融业、租赁和商务、居民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在12.5%以上。

      基础产业稳步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到2013年上半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431亿元,占规划投资的44.7%;铁路运营里程新增397公里,达到3275公里,占规划数6000公里的54.6%;高速公路里程新增281公里,达到3210公里,占规划数4200公里的76.4%。累计新增电力装机722万千瓦,核准在建机组662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火电机组928万千瓦,预计“十二五”期间可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338万千瓦,基本达到规划目标。加快实施“水利安徽”战略,到“十二五”中期,全省共完成水利投资约567亿元,占规划投资的44%,进一步治淮、重要支流治理、淮水北调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专栏二 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

? 合肥鑫晟8.5代TFT-LCD生产线、联想产业基地、东旭平板显示玻璃基板、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超薄显示玻璃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 京东方、科大讯飞、芜湖海螺川崎、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丰原集团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迅速壮大。

优势产业

? 叉车集团跻身世界工业车辆十强;

? 形成淮北、滁州、马鞍山等一批食品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进和实施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芜湖新兴铸管搬迁改造、铜陵有色“双闪”技改、海螺水泥万吨线、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等一批结构调整重点项目。

现代综合

交通运输

体系

? 建成京沪、合蚌高速铁路,新开工郑徐客专、宁西铁路复线,在建宁安城际、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阜六、宿淮铁路等10个铁路项目;建成济广高速公路周集-六安段、泗许高速公路亳州段及淮北段、帮蚌埠-淮南、芜湖-雁翅、绩溪-黄山等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项目22个,总里程1200公里。

? 长江、芜申运河等高等级航道整治工程和郑蒲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 合肥新桥和池州九华山机场建成通航,黄山、阜阳机场、宁国通用机场等工程加快推进。

?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等多条过江通道已开工建设。

? 合肥地铁1、2号线顺利开工,合肥铁路枢纽南客站、京沪高铁蚌埠南站、宁安城际铁路芜湖、铜陵、安庆客站等进展顺利。

资源

综合利用

? 建成或基本建成大中型矿井6对,改扩建矿井3对;新开工、在建矿井5对,改扩建矿井17对。

? “皖电东送”二期工程,除淮北平山电厂外已全部获得国家核准;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全线进入收尾阶段。

? 建成风能、太阳能、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32个,核准在建37个。

     (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畜牧业振兴计划、水产跨越工程以及菜篮子提升行动,加快建设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和保障能力,粮食产量由2010年的616.1亿斤提高至2012年的657.8亿斤,提前三年完成《纲要》目标。出台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四大集中区”建设两个实施方案,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速,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1.61:1,完成规划目标的85.7%。201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为3350亿元,预计全年将达6500亿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4260个,比2010年增加130.5%,提前两年半实现规划目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004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4.6%。

      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出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出台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

专栏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5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全省已建立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核心示范区4100多万亩,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620个。

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农机化推进工程

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寿县举行,全省小麦机收率达98.3%,创历史最高水平。

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截至2012年底,开展3270个乡村整治试点,完成3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农村新能源工程

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82.9914万户,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大中小型沼气工程1739处。

    (五)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出台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基本稿),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制定新型城镇化“11221”工程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6.5%,比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5个百分点,有望提前完成规划目标。实施巢湖行政区划调整,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中心城市集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合肥经济首位度达24.2%,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位次升至第15位。

      区域发展战略格局渐趋形成。深入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推进承接方式创新,引导示范区各地明确主导产业,实现产业链承接、集群式承接和高端要素承接。皖江示范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省外境内资金8597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8.4%和70.4%。累计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018个,占全省69.9%。实施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间的结对合作,推进南北“3+5”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皖北地区5市1县1区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获国务院批复,进一步启动实施规划编制。继续推进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县域经济总量2012年达到8403.8亿元,年均增长13.6%,比全省经济增长高0.8个百分点。

    (六)创新型安徽建设成效显著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13.2%提高至15.2%,有望提前达到16%的规划目标。高新技术企业数由1116家增加到1742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年均增长3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64%,比2010年提高0.32个百分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获批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重大政策试点,56家试点企业中18家基本完成试点。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滁州经开区、蚌埠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芜湖、铜陵、蚌埠、淮南四市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扎实推进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工作,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2012年,教育经费达到991.76亿元,年均增长28.7%。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内涵式发展,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前三年,争取中央资金支持50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职学校实验实训能力得到提高。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6%,比2011年上升4.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均规划目标。启动实施一系列国家和省级重大教育专项工程,超额完成校安工程规划任务。

      人才强省摆上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深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了“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切实做好国家“千人计划”申报和省“百人计划”评选,启动了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人才工作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人才总量达到541.8万人。

 

专栏四 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高新技术

产业

滁州经开区、蚌埠高新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马鞍山博望、蚌埠、芜湖新芜、滁州、淮北龙湖、宿州等6家省级高新区。

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数为1742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58家。

创新平台

目前我省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28家、企业技术中心4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

     (七)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编制出台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节能环保产业、污水垃圾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旅游等重点领域节能。制定进一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破解用地供需矛盾长效机制。实施“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建设。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实效,水质稳中趋好。全面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编制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2012年,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4%,比2010年提高5.0个百分点。

专栏五 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情况

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

“十二五”以来,全省111个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铜陵市、淮北市、马钢集团等10个城市和企业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界首田营再生铅工业园、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列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列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淮南市、铜陵有色列入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

安徽省、铜陵市、宁国市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统计试点地区。

重点流域治理和保护

“十二五”以来,淮河流域共投入29.96亿元,完成116个治污项目建设;巢湖流域投入29.8亿元,完成25个治污项目建设。

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示范区建设

“十二五”以来,先后有20多个县(区)提出并开展生态县的创建工作。黄山市休宁县等12个县(区)通过了省级考核验收和命名。霍山等3个县(市)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市)。

全省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0个,国家级生态村21个,省级生态乡镇累计达332个,省级生态村达748个。新建了砀山黄河故道、萧县黄河故道、泗县沱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八)和谐社会构建步伐加快

      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城镇新增就业列为省政府对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县域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出台安徽省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促进就业服务均等、创业带动就业、保障水平提升和重点人群就业,合肥、淮北、芜湖、马鞍山4市获国务院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到201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9.62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53.2%。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下降,2011年为3.72%,2012年为3.68%,2013年上半年为3.52%。

      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稳步推进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2012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65.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5%,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全面推进城镇医保市级统筹,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有序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工作。连续三年调整职工养老金标准。稳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以上。

      养老服务体系显著改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通过制定扶持优惠政策、给予财政补贴等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列入省政府民生工程。

 

专栏六 和谐社会构建情况

多渠道扩大就业

开展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建157个省级示范基地和1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两年组织37.68万名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

皖北24个县与皖江示范区18个县开展人力资源和岗位对接。

帮扶20多万名就业困难人员、近200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健全城乡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二五”前期,共支持建设33所县级医院(包括21所县级中医院)、609所乡镇卫生院、640个村卫生室、85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支持108个县级数据中心和204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全省108个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全部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九)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编制出台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13.5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5%。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到2012年,共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88项,总投资27.68亿元。2012年,我省被列为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试点省区,马鞍山、铜陵、淮南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取得重大成果。

    (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序推进。出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启动并深化金寨农村金融改革。制定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积极推动营改增试点。继续巩固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革成果。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高值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集中招标采购新机制。文化体制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省106家经营服务性文化事业单位,93家完成转企改制(其中撤销10家),约占全省文化系统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总数的87.7%。

      开放合作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组织“安徽产品走世界”、“千企百展”等活动,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9.1%、25.6%、36.2%。到2013年上半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209亿美元,完成规划目标的69.7%,有望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境外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累计完成境外投资13.9亿美元。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千企增百万美元”活动,传帮带发展孵化企业。合肥新能源汽车和平板显示基地获批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合肥出口加工区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公共外贸创意研发服务中心。强化长三角合作战略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开创沪苏浙皖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与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和港澳台地区的合作继续深化,成功举办皖港、皖台、皖粤等重大经贸合作活动。

      开发区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出台并实施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开发区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深入开展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大力支持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扩区,支持铜陵经开区等7家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数量从9家增至16家。2012年,全省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0亿元、财政收入9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4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1.9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9.7%、29.9%、42.8%、71.6%。

     (十一)依法治省不断加强

制定并实施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创新考核工作机制,建立考核档案制度。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审批工作机制,以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试点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全省16个市和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36家省政府部门完成了行政审批权“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完善立法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节能环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政府自身建设等领域立法。建立政府立法项目库制度,入库项目202项。

      三、基本评价和问题分析

综合主要目标和任务两个方面,全省“十二五”规划中期执行情况良好。虽然受内外部环境变化影响,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领先中部。201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重要指标增速仍居中部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3.3个、5.2个、0.9个和27.6个百分点。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我省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必须高度重视,着力化解,确保实现“十二五”终期目标。

     一是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过度追求总量和速度的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提质增效和改善民生尚未成为主要追求目标,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没有把绿色环保、节约集约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粗放式发展现象普遍存在。在空间开发格局构建上,主体功能区的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不匹配的矛盾突出,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产业基础等支撑条件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均以地区生产总值论英雄,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差异化区域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

      二是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亟待突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和公共服务领域准入门槛高,民间资本活力有待激发。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较大,产权多元化改革尚未真正破题。城乡二元分割,户籍制度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金融创新力度不够,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作用十分有限。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对市场的干预过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价格改革滞后,特别是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有待建立健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经济结构还不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我省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城乡、区域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比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2012年,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3%,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下降,2012年为32.7%,较2010年下降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0位,低于全国11.9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较低,2012年为46.5%,低于全国6.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3位;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比值为1:0.997,偏离合理区间。区域发展不协调,2012年,皖北六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皖江示范区的50.8%。

四是创新能力还不适应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在研发项目实施中处于从属地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企业技术中心的仅有6.4%,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仅占专利授权量的5.4%。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居行业龙头地位、带动力强的领军企业不多。自主创新投入不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只占全国的不到3%,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不到1%。创新资源条块分割,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激励和补偿机制不健全。自主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产学研结合动力不足、效益不高,创新能力对主导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较弱,政府扶持效率不高。

      四、发展环境评估

    《纲要》实施以来,支撑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际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阶段,但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复苏进程曲折,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是由于国际金融和欧债危机,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日趋激烈。二是由于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对发展中国家市场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亚洲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东升西降”的全球经贸格局正在形成。三是由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空心化和失业率高企不下,未来十年可能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十年,将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成为经济工作的优先方向。一是从支撑经济条件来看,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过度依赖低劳动成本、资源型产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二是经济增速降档后,政府宏观调控由努力保持经济高增长率向调节产能过剩、实行区间管理转变,将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促进发展正在从关注经济目标向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目标转变。

      中央提出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对未来特别是“十二五”后半期经济社会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水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也要求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避免政府对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

      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2013年一季度,我国服务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工业,成为地区生产总值最大贡献者,经济结构呈“三二一”格局,服务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有可能在今年形成一个转折点。新一届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支持流通、节能环保、信息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发展的政策意见。今后一个时期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调整制造业和发展服务业。随着产业分工合作持续深化,以研发、信息、网络、物流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将加快发展,服务业发展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周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国家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将进一步完善,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正在谋划的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带,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给皖江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带来重要机遇。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对提高开放便利程度、深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影响重大。

      五、进一步推进《纲要》实施的主要措施

推进规划实施,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沉着应对,着力化解规划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提质增效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激发市场活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释放改革红利,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健全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价格调控体系和监管制度。构建社会征信体系,着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信用环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能源行业体制改革。

     (二)以主导产业培育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两手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努力壮大自主品牌汽车、石油和化工、优质金属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家电、平板显示、光电等7大产业基地。全面推进合芜蚌新型显示产业和芜马合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争取中新苏滁产业园建设国家级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合作共建示范园区,培育皖北承接长三角轻纺产业转移示范专业集群。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着力化解产能过剩,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加快实施兼并重组。二是推动服务业大发展。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积极拓展现代物流、信息消费、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新型服务领域,培育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完善服务业支持政策,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阜阳等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建设。三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兼并和收购研发机构。加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建成一批行业一流、国内领先的创新平台,加快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重点完善农业基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五是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以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契机,重点发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培育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文化品牌。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

    (三)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引导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区域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一是促进以江淮城市群为主体的重点开发区域加速提升工业化水平。着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集聚发展,建设一批省级主导产业发展基地,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江北、江南集中区,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郑蒲港新区和一批集中示范园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二是促进皖北地区“四化”同步发展。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着力打造皖北“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显著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和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支撑条件,显著提升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着力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融合互动,强化特色化精品旅游景区、产品和线路开发,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皖南文化旅游大发展。四是全力推进皖西大别山区扶贫攻坚和振兴发展。组织实施好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力争在国家支持下,率先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启动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别山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先行先试,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以金寨“5+1”等项目为重点,提高基础设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水平。

    (四)全面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中心,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任务,以开发区产城一体化为突破口,壮大中心城市,培育发展江淮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相匹配的城镇化格局。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带动效应,把新型城镇化与开辟产业发展新空间结合起来,加快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把新型城镇化与发展服务产业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深化户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乡一体化、行政管理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创新建设用地供给机制和投融资机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五)抢抓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带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建设长江支撑带是一项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要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大尺度开发、大通道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变沿江为沿海,将我省打造成为长江流域扩大内需的引领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力区、推进内陆全面开放的先行区。一是构建安徽开放合作大通道。建设合安九铁路客运专线,构成南京—安庆—九江—武汉沿江方向和北京—合肥—安庆—南昌南北方向两条区域性客运通道,新建南京—合肥的高速铁路,建设南京—马鞍山—安庆—武汉的疏港铁路。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一级公路建设。建设江淮运河,加快建设长江千吨级支流航道网,将芜(湖)马(鞍山)培育成为长江重要的航运中心,促进长江干支联动,发挥长江水运规模效益。二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推进交通、能源、产业等重点专题合作,推动合作领域由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向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拓展。主动参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合作,争取设立芜马自由贸易区。继续加强与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合作,开展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发展。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更加注重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共建招商等,聚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锲而不舍抓招商、聚焦重点产业及服务配套推进定向精准招商、聚焦项目调度和绩效考核推动招商、聚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招商。积极开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招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深入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牢固树立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理念,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强省。一是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强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节能减排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工程,提高用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消耗,改善大气质量。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执行用地标准,落实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政策,有序推进低效用地再利用,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严格保护重要水源、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加快形成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建设,强化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加强皖北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尽快启动大别山生态补偿试点。四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把节能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重点并逐年增加,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节能环保投融资机制和绿色信贷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七)全力改善民生,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努力扩大就业。完善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大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目标。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通过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和创业服务,积极培育更多创业主体,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质量和效率。二是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遗属待遇等政策,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研究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和健全参保缴费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我省失业保险促进就业资金和财政安排促进就业资金统筹使用政策。积极推动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体制。推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大病保险工作。稳步提高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完善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门诊大病病种。推进医疗保险总额预算管理,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三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受市场低迷、要素趋紧、成本上涨及收入分配改革滞后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十二五”后两年,要继续大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建立健全公务员工资水平正常调整决定机制,推进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研究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正常调整办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推动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四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目标。推进学前教育,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整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职教园区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继续推进985和211工程建设。坚持文化惠民,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艺术创作,丰富文艺舞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利用,重点开展古民居、大遗址的示范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地市级医院、儿童专科医院项目建设,开展重大疾病防治能力体系建设,继续推动全科医生临床培养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继续巩固基层医药卫生综合改革成果。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适时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八)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继续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除国家明确必须由省级核准的事项外,一律下放。继续深化省直部门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加大清费减负治乱力度,坚决遏制干扰项目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共享;推动在行政管理事项中应用信用产品;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试点,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大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地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金融、财政和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推进依法行政,组织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把安徽打造成为全国行政效能最高、信用环境最优、法治环境最好的省份之一。

 

      通过对“十二五”后两年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到2015年,《纲要》主要指标大部分能够如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项指标,按照增速均能够完成目标,按照总量接近完成规划目标,基本符合力争翻一番的预期。

四项未完成序时进度的指标,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纲要》提出到2015年达到9500亿元,年均增长18%。由于前期消费刺激政策退出、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以及网购分流等因素,前两年年均增长17%,2013年预计增长约13.8%。二是服务业增加值。《纲要》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达到9120亿元,年均增长12%。由于我省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层次偏低、服务业新型业态发展不快等原因,前两年年均增长仅10.8%,2013年预计增长约9.5%。三是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纲要》提出到2015年达到65%。由于我省国有经济比重较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等因素,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目前仍为58%左右,考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非公经济占比将继续保持回升。四是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该约束性指标国家未下达分解目标,《纲要》提出到2015年比重提高到6%,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由于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较弱,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滞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前两年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上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四项指标,虽然完成有一定压力,但这四项指标都体现了结构调整的导向,符合转型升级的要求,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积极因素,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我们要更加扎实工作,努力放大积极因素,力争完成得更好些。因此,对这四项指标拟不作调整。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力做好“十二五”规划后两年的实施工作,为圆满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奋斗!

上一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2015年工作要点
下一篇:安徽省发展改革委2014年工作要点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